
最美人间四月天:10首描写四月的经典古诗词,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。首首有名句,一起去收藏学习吧!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1:47 点击次数:107
图片
图片
图片
人间四月天,是大自然最为慷慨的馈赠,它以独有的温婉与明媚,悄然装点着世间的每一个角落。在这个时节,梅子由青转黄,杏子日渐肥硕,麦花似雪般轻盈,菜花则渐渐稀疏,每一幕都是时光精心布置的景致。古往今来,四月的美景总能触动文人墨客心底最柔软的部分,他们或挥毫泼墨,或浅吟低唱,将这份美好定格成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词。今日,就让我们循着这些经典的诗句,一同领略四月天的无尽魅力,感受那份深藏于字里行间的诗意与温情。
图片
图片
1
图片
乡村四月
翁卷〔宋代〕
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
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
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,出神入化地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旖旎风光,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。首句"绿遍山原白满川"似泼墨画卷,翠色漫山遍野,银白流水逶迤,构成明净的色块碰撞。子规啼鸣穿透雨幕,如烟似雾的春雨中,生命律动悄然萌发。后二句笔锋陡转,由景及人,"闲人少"三字陡现时节金贵,蚕桑方毕秧田又起,农人如陀螺般旋转于土地,道尽躬耕不易。全篇无华丽辞藻,却以白描手法让四月的乡村跃然纸上——这是土地写就的诗行,是汗水谱成的乐章,在千年后依然叩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田。
图片
图片
2
图片
四时田园杂兴·其二十五
范成大〔宋代〕
梅子金黄杏子肥,麦花雪白菜花稀。
日长篱落无人过,惟有蜻蜓蛱蝶飞。
此诗是范成大隐退石湖后细察农事时所作。诗中"梅子金黄"与"杏子肥"相映成趣,果实凝着阳光的温度;"麦花雪白"却"菜花稀",素白与嫩黄在田垄间流淌。这般明艳色块,原是诗人以画者之眼剪裁的田园锦缎。后两句笔锋轻转,日长人稀的静谧里,蜻蜓蛱蝶的翩跹成了最灵动的落款。全篇无"闲"字却逸趣横生,恰似吴侬软语般的初夏小调,在篱落间轻轻唱响农耕文明的闲适与从容。
图片
图片
3
图片
大林寺桃花
白居易〔唐代〕
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
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
此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期间。以桃花为切入点,描绘了四月人间百花凋零,而山寺桃花却始盛开的奇妙景象。诗人通过“芳菲尽”与“始盛开”的鲜明对比,表达了由愁绪满怀到惊喜万分的情感变化。诗中“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”两句,更是寓含哲理,暗示美好事物往往藏于不经意之处,需用心探寻。此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既展现了自然之美,又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。
图片
图片
4
图片
客中初夏
司马光〔宋代〕
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当户转分明。
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
此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时值王安石变法,司马光因竭力反对而被迫离开汴京,退居洛阳。诗中“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当户转分明”描绘了初夏雨后初晴的清新景象,而“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”则借物言志,以柳絮暗喻那些随风摇摆、投机取巧之人,以葵花自比,表达了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不二和对政治立场的坚守。全诗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,展现了司马光高洁的人格和坚定的政治信念。
图片
图片
5
图片
四月·其一
文徵明〔明代〕
风雨将春去,清和四月天。
桐阴摇白日,草色散青烟。
兴寄琴樽外,筋骸杖履前。
若为消永昼,窗下有残编。
文徵明出身仕宦之家,早年攻读诗文,后虽入仕却不久便辞官归乡,专注于翰墨创作。此诗便是他晚年闲居时的作品,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泊与宁静。首联“风雨将春去,清和四月天”,以风雨喻人生波折,四月天则寓历经风雨后的宁静美好。颔联“桐阴摇白日,草色散青烟”,细腻描绘初夏生机,桐树成荫,草色青青,画面清新。颈联“兴寄琴樽外,筋骸杖履前”,道出诗人晚年寄情琴棋书画、诗酒自娱的闲适。尾联“若为消永昼,窗下有残编”,展现其以读书为乐、学问为伴的高雅情趣。全诗语言清新,意境深远,尽显淡泊名利、怡然自得的生活哲学。
图片
图片
6
图片
得胜令·四月一日喜雨
张养浩〔元代〕
万象欲焦枯,一雨足沾濡。天地回生意,风云起壮图。农夫,舞破蓑衣绿;和余,欢喜的无是处。
此曲是张养浩在任陕西行台中丞时所作。当时,关中地区遭遇严重旱灾,张养浩临危受命,日夜操劳,祈雨于华山岳祠,终得甘霖。曲中“万象欲焦枯,一雨足沾濡”描绘了旱灾之严重与喜雨之及时,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挚。随后“天地回生意,风云起壮图”展现了雨后万物复苏的壮观景象,寓意着希望与生机。最后“农夫,舞破蓑衣绿;和余,欢喜的无是处”以农夫狂舞、蓑衣破裂的细节,生动表现了农民与作者的喜悦之情,展现了作者与民同乐、忧民爱民的情怀。语言朴实无华,情感真挚动人,是元代散曲中的佳作。
图片
图片
7
图片
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
苏轼〔宋代〕
南村诸杨北村卢,白华青叶冬不枯。
垂黄缀紫烟雨里,特与荔枝为先驱。
海山仙人绛罗襦,红纱中单白玉肤。
不须更待妃子笑,风骨自是倾城姝。
不知天公有意无,遣此尤物生海隅。
云山得伴松桧老,霜雪自困楂梨粗。
先生洗盏酌桂醑,冰盘荐此赪虬珠。
似闻江鳐斫玉柱,更洗河豚烹腹腴。
我生涉世本为口,一官久已轻莼鲈。
人间何者非梦幻,南来万里真良图。
此诗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所作,诗中尽显其对荔枝的喜爱与豁达心境。开篇描绘荔枝生长环境,南村北村皆有,冬不枯,烟雨里垂黄缀紫,宛如先驱。接着以仙人绛罗襦、红纱中单白玉肤喻荔枝之美,赞其风骨倾城,无需待妃子笑。苏轼感慨天公遣此尤物生海隅,与松桧为伴,远胜楂梨。他洗盏酌酒,以冰盘荐荔枝,视若珍宝。尾联则抒发人生感慨,认为涉世本为口腹之欲,一官轻于莼鲈,南来万里食荔亦是良图。全诗语言生动,情感真挚,尽显苏轼随遇而安、乐观旷达之胸怀。
图片
图片
8
图片
送陈章甫
李颀〔唐代〕
四月南风大麦黄,枣花未落桐阴长。
青山朝别暮还见,嘶马出门思旧乡。
陈侯立身何坦荡,虬须虎眉仍大颡。
腹中贮书一万卷,不肯低头在草莽。
东门酤酒饮我曹,心轻万事如鸿毛。
醉卧不知白日暮,有时空望孤云高。
长河浪头连天黑,津口停舟渡不得。
郑国游人未及家,洛阳行子空叹息。
闻道故林相识多,罢官昨日今如何。
此诗以四月南风大麦黄、枣花未落之景开篇,勾勒出一幅初夏田园图,却暗含离别愁绪。陈章甫立身坦荡,虬须虎眉,腹有万卷书,却不肯低头屈居草莽,尽显其豪迈不羁。他东门酤酒,心轻万事,醉卧不知日暮,空望孤云,其超脱世俗之态跃然纸上。然津口停舟,归家不得,郑国游人、洛阳行子皆空叹息,又透露出人生无奈。尾联闻故林相识多,问罢官今如何,既表关切,又含对友人未来之期许。全诗情感真挚,既有惜别之情,又赞友人风骨。
图片
图片
9
图片
渔家傲
欧阳修〔宋代〕
四月园林春去后。深深密幄阴初茂。折得花枝犹在手。香满袖。叶间梅子青如豆。
风雨时时添气候。成行新笋霜筠厚。题就送春诗几首。聊对酒。樱桃色照银盘溜。
《渔家傲》乃欧阳修笔下描绘四月暮春之景的佳作。此时园林春去,然密幄成荫,绿意初盛。词人折花枝于手,香溢满袖,又见叶间梅子青如豆,尽显生机。风雨添气候,新笋成行,霜筠厚实,自然之景更迭不息。词人题送春诗数首,借酒消愁,对樱桃之色映照银盘,既赏其美,又叹春光易逝。此词语言清丽,意境幽美,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,又蕴含词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。全词情景交融,韵味悠长,展现了欧阳修词作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情感。
图片
图片
10
图片
浣溪沙·谁念西风独自凉
纳兰性德〔清代〕
谁念西风独自凉,萧萧黄叶闭疏窗,沉思往事立残阳。
被酒莫惊春睡重,赌书消得泼茶香,当时只道是寻常。
此词是纳兰性德悼念亡妻卢氏的深情之作。西风起时,他独自感受凉意,萧萧黄叶飘落,他紧闭疏窗,于残阳下沉思往事。词中“被酒莫惊春睡重,赌书消得泼茶香”一句,巧妙化用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,回忆与妻子往昔的温馨时光,那时只觉寻常,如今却成奢望。纳兰性德以细腻笔触,将丧妻之痛与孤独凄凉之情融入秋景,字字含悲,句句带泪。此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读来令人动容,展现了纳兰词哀婉动人的艺术魅力。
图片
备注:文章/资料皆为个人整理学习用,如有错误,欢迎指正,一起学习共同进步!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